深度解析MBTI第一纬度(MBTI16型性格分析 )

外向型:外向者的能量来源于外部世界

如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形形色色的人们、不同的场合和事物。他们是精力的挥霍者,长时间的置身事外、沉思、独处,或是只与另一人呆在一起,难以使他们感觉兴奋;他们对社会的展示较多——他们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内向型:内向者的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世界

如思想、情绪和观念。他们善于保存精力,但他们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并体验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觉,由此他们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会交往,以免被过分消耗。他们并不一定就是安静或孤僻的,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在自己的头脑内部,他们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可能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各自特点

外向型的人,配合客体而思考、感觉、行动。关心,完全用在客体,以客体为优先。所以,这种人容易受客体的影响制约。

内向型的人,配合主体而思考、感觉、行动。关心完全用在主体,以主体为优先。所以,这种人容易受主体的影响制约。

在感知上

内向型:①观察较为被动,但更为细致;②能够分析;③感受精确性较高;④带有解释性;⑤情绪反应较隐蔽

外向型:①能主动观察,速度较快;②带有概括性;③反应较快;④带有记录性;⑤有明显情绪反应

【内向的人心思细腻,善于分析和解说;外向的人心思粗线,情绪化和机敏。】

在想象力上

内向型:①想象具有深度;②想象内容多为浪漫的,忧郁的

外向型:①想象具有宽度;②想象内容多为积极的,阳光的

【内向的人思想深邃,悲观;外向的人思想快活,乐观。】

在思维上

内向型:①善于独立思考;②思维比较集中;③思维具有方向性。

外向型:①善于提问;②思维比较发散;③思维有弹性;

【内向的人善于独处,外向的人善于集体交流。】

在记忆上

内向型:①长期记忆占优势;②记忆具有连续性

外向型:①短期记忆占优势;②记忆具有独立性

【内向的人智商普遍偏高;外向的人情商普遍偏高。】

在处事方式上

内向型:①分析力较强;②做事效率较高

外向型:①行动力较强;②做事速度较快

【内向的人细心而有条不紊,外向的人粗心但行动力高。】

在思想上

内向型:①能够看到事物阴暗的一面,具有批判性;②善于创造内在刺激

外向型:①能够看到事物乐观的一面,具有积极性;②善于接受外在刺激

【内向的人思想理性敏感;外向的人感性坚强。】

深度解析MBTI第一纬度(MBTI16型性格分析 )

性格维度

内向与外向是性格的一个维度,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内向和外向是一个连续体,内向和外向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实际生活中,这个连续体的两侧我们都会用到。就象有的网友问:“为什么我有时候开朗爱说话,而有时候却不喜欢说话呢?”其实这就是在一个场合用了偏这一侧的东西,另一种场合用了偏另一侧的东西。我们会有一种天生的倾向于这一侧或是那一侧的偏好。如果我们更倾向于外向的一侧那我们就是外向的人,倾向于内向一侧就是内向的人。有人偏外向一侧的多些,那么他的外向性就明显些;有人偏内向的多些,那么他的内向性就明显些。同样,也会有人正好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也就是他的偏向各占50%。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他同样可以表现的外向,只是大多数时间和场合表现的内向罢了。再打个比方,其实内向和外向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在生活中我们的左手和右手都是必须用到的,只不过我们更习惯于用哪只手罢了。

被文化描述的个性其实人的社会性格,而非人内心本质的心理性格。要让偏内向的人喜欢自己,就要思考我们的文化定义给内向人带来的观念困境。如果社会把内向与外向等同起来看,并给不同性格的人相同的笑脸,那么内向的人可能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存在的方式。强迫内向的人按照文化导向的外向模式去生活可能产生很大的不适应。

尽管对于世界上到底是外向者多些还是内向者多些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美国人中,内向者与外向者人数持平。

深度解析MBTI第一纬度(MBTI16型性格分析 )

相关

心理学认为,正像中国俗话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说的那样,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目前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赞同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个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进行划分的。有些人心理活动明显表露在外,既倾向于外部世界,这些人被称为性格外向者;有些人的心理活动很隐藏、含蓄,即倾向于内部世界,这些人被称为性格内向者。在人群中,极端的外向型性格和极端的内向型性格很少见,大部分人属于中间类型即性格兼有部分外向型和部分内向型的特点,或者属于偏外向型或偏内向型性格。

对比

经常遇到内向的人为自己的个性烦恼,其实这样的人应该感谢上帝让他获得如此重要的个性倾向。仔细想想,没有内在肯定和自我认同的人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去发展朝外的进取与奋斗,一个只关注外界从不自省内心的人也不可能获得成功。我们的文化对个性的描述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意识的割裂,以为这两种个性是恰好相反的,二者只能其一。其实这可能是人类二律背反得出的最荒诞的偏见。内向的力量是树根与树干,外向的力量是枝叶、花蕾与果实。这两种心理力量恰好是并存相依的。

文化习惯把外向的人想象为乐观、开朗、热情、自信、进取,把内向者联想为保守、压抑、退缩、不安、胆怯、不合群。差不多会识字的人都会说外向是社会欢迎的,内向却不那么好。当然,内向的人很自我,内省,另类,不按常规出牌,自然难得文化的喜欢。外向的人不坚持己见,从众,随同,喜欢分享,依赖规则,服从环境,追求社会认同,自然容易成为文化价值导向下的可爱一族,可惜的是,在人类史上多不胜数的伟人中,外向的人是屈指可数的,这或许就是从众,随同的代价。

原创文章,作者: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dxinli.com/post/393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9日 15:07
下一篇 2023年4月19日 15:18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